問題要解決,技術要發展,中國儲層改造技術的未來有三個方面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深刻理解體積改造技術內涵,探索實現體積改造的新方法 首先通過創新理念,積極轉變觀點,逐漸實現從經典理論下的壓裂技術走向體積改造技術。在借鑒美國技術的同時,系統總結國內儲層改造技術特色,研究適合我國的技術體系,探索研究以下關鍵問題:什么樣的儲層容易形成縫網?什么樣的儲層(井網)更適合體積改造?網絡縫作用的距離有多大?什么樣的縫網是有效的?什么是適合體積改造的液體?施工控制與檢測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望快速推動中石油的頁巖氣有效開發。
其次,在探索研究適合低滲致密砂巖油氣藏改造新途徑的同時,思考火山巖、碳酸鹽巖等天然裂縫發育儲層的體積改造技術方向,重點研究天然裂縫的“堵”與“疏”問題。過去的觀念是“封堵”,現在的體積改造重點則是“疏通”。
集成完善工具設備研發與應用,推動儲層改造技術進步 在直井分壓技術方面,除不斷完善應用封隔器滑套分層工具,大慶油田研發的雙封單卡分層工具之外,堅定信心,加速進行“連續油管+水力噴射+環空加砂”分層壓裂技術的研究與試驗應用,并盡快實現國產化;在水平井分段改造技術方面,進一步提高并完善雙封單卡封隔器、滑套封隔器、水力噴射分段工具、水平井裸眼封隔器的性能,使之滿足國內需要。針對雙噴射器水力噴射分段多簇壓裂工具,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雙噴射器之間距離較小的不足,擴大簇間距,使其雙縫(兩簇)壓裂做到最簡便。
堅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推動自主研發,加速完善技術設備配套能力。引進國外研發形成的裸眼封隔器分簇射孔技術,或者自主研發盡快形成突破,這將極大地提高致密油氣的分段改造效果。可溶球需要集中攻關快速突破;繼續擴大應用國外微地震波裂縫監測技術,加速國產化研究進程。同時關注分布式溫度計在裂縫診斷中的應用,盡快確定國內是否需要開展攻關研究。
實施低成本戰略,系統優化工藝技術方法 研發適合中國地貌及井場條件的“工廠化”作業模式,進一步提高壓裂改造效率。發展叢式井水平井鉆井技術,為同步壓裂創造條件。對如蘇里格分流河道砂且最小水平主應力與砂體展布方向一致的儲層,大力推廣南北向打雙水平井,探索雙“U”型,雙“山”型井,對于大面積分布低滲砂巖可以考慮叢式井組(叢式水平井),探索試驗同步(交叉)壓裂技術。頁巖氣從一開始就考慮,如何采用水平井組交互鉆井、及體積改造的作業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開展返排液的處理、再利用技術研究與應用,以降低成本,保護環境。同時,研究低成本高性能壓裂液及支撐劑材料,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研究超低密度的支撐劑、低摩阻低成本快速釋放黏度的滑溜水、控水鎖、改變潤濕性、降低毛管力的微乳液,超低濃度瓜膠以及低分子可回收瓜膠等。努力形成適合中國頁巖氣儲層特征的新型液體技術。